法律主体性:1。形成的条件不同,合同的成立条件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一般条件:1,合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如果意图不是订立合同,即使达成协议,合同也不能成立。非法人合同是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合同是实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两者强调的内容不同,非法人合同强调程序内容违法,无效合同强调实体内容违法。
1、合同不成立和无效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1。它们有不同的法律含义。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或者违反法律规定,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法律禁止的合同,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非法人合同是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合同是实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两者强调的内容不同。非法人合同强调程序内容违法,无效合同强调实体内容违法。
不成功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是缔约关系。当事人之间虽然没有形成合同法律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权利义务关系。因为此时当事人开始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活动,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善意、互助、及时通知等义务。,并且必须按照交易惯例行事。这些义务理论上称为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但是,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已经办理了订立合同的手续,双方形成了合同关系,但无效合同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合同,合同的内容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因而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不成立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合同不成立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很多,包括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含有违法内容等。《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和相对人出于虚假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合同成立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缔约方。2.合同当事人对主要条款的约定是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3.合同的成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这也意味着当事人有明确的认购合同的目的。此外,对于一个实际的合同,实际可交付物也应作为成立的要求。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合同的成立始于承诺生效,承诺生效是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物和数量达成一致的结果。因此,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素:1。合同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2.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者报酬由当事人协商约定。
合同不成立有几种情况:1。一个人自己订立合同;2.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没有形成要约和承诺的协议;3.合同标的不确定;4.实质性合同中未履行项目的付款;5.经核准登记才能成立的合同未办理核准登记手续的;6、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能履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4、合同的构成要件
1、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即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求。意思表示不一致的,即虽达成协议,但合同不能成立。2、协议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不可能只有一方同意,所以不可能形成合同。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是为了订立合同的目的。如果意图不是订立合同,即使达成协议,合同也不能成立。1.合同的基本要素:1。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3.合同的标准和内容必须合法;4、合同双方必须互相支付报酬;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二、合同成立的条件是:1。承包主体有两个以上当事人的;2.双方必须“依法”订立合同;3.双方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4、合同的成立要有要约和承诺阶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5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5、合同成立的条件及原则有哪些
1。缔结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订立合同时,谈判双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合同的订立才有意义。1.遵守法律的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这一原则主要强调三点:(1)强调双方法律平等,相互考虑利益。不允许以上压下,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允许以小欺大,以贫吃富。
(3)强调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坚持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由于合同不同于行政划拨,一般应支付。因此,合同的订立必须自始至终公平公正。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以公平为出发点,这是合同顺利履行的前提。4.诚实信用原则:诚实守信是合同当事人在经济交往中应当遵守的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准则。不诚实和不守信是经济交往中的大忌。
6、合同成立但合同生效不成立
法律的主观性:1。不同的构成条件。合同成立的条件包括:缔约主体有两个以上当事人,缔约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义就是真理;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符合法定形式。2.法律含义不同。合同是否成立,基本取决于双方的意志,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合同成立的意义在于表明双方对具体的权利义务达成了共识。
3.不同的行动阶段。合同的成立,表明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明确了合同内容中体现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生效表明合同已经得到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合同,以达到订立合同的目的。4.不同形式的责任。合同成立后,如果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生效时,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如果是违约责任,赔偿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7、保险 合同不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虚假表示和隐瞒订立的合同无效,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订立的合同无效,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行为人和相对人基于虚假意思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但是,强制性规定不使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8、合同成立的条件
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一般条件:1。合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所谓缔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承包主体不同于承包主体。缔约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有合同权利和承担合同义务的人。2.双方必须依法订立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既然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法享有和承担权利义务,那么合同的订立就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即合同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所谓共识,是指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且无争议的观点,4、合同的成立要有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被承诺,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不成立。合同始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并通过合同要约和对其承诺之间的协议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