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新旧衔接适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新旧衔接适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友海2012年8月31日, NPC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NPC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现行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使有关民事诉讼程序更加科学,制度更加合理,对于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新车出险、汽车购买保全服务、出现交通事故导致车辆自身损失达40%以上…
在严重的交通事故中,如何获得充分、到位的赔偿是受害人最关心的问题,而保全事故车辆是保证受害人最终能够获得赔偿的非常有效的法律措施。一般情况下,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队为了收集证据,会扣留事故车辆。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检验鉴定结论确定后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驾驶证和扣押的物品。
诉前财产保全应向事故车辆扣押地法院提出。以北京为例,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需要以下材料:1。诉前财产保全申请;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申请人不是受害人的要附申请人与受害人的关系;3.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4、事故车辆的权属证明;5.交通事故责任认定;6、相当于保证书,如果是基于别人的财产作为担保要求别人写保证书。
2、法律常识:民间借贷纠纷利息核算标准及依据(2022版
根据约定或法律,金钱的债务往往带有利息。利息债务是从债务,其产生和数额取决于作为主债务的货币债务。在实践中,利益的存在和数额一直是无法回避的“争议焦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民间借贷中利息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一、民间借贷中的三种利息根据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不按照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可以看出,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一般债务利息和双倍部分债务利息,因此逾期利息的计算可以分为两段:一段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前,一段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后。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按照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支付利息的,不予计算。
3、原告补充变更起诉内容和原起诉内容不下一样,这样合法吗?
legal。收到补充变更投诉后可以要求回复期。伪造假证是违法的,当然违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新旧规定》对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新旧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仍有差异: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法释〔2001〕33号《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4、起诉赔偿对方不给钱怎么办
法律主观性:?一、对方没钱赔偿怎么办?1.如果对方声称没钱赔偿,就要判断是不是真的没钱赔偿。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1)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法院作出判决后,逾期不执行生效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经法院强制执行后,如果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将终止这一执行程序。当事人认为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以随时申请重新执行。
5、1.民法中新旧司法解释冲突时应该怎样使用?2.刑法中新旧司法解释冲突时…
在所有司法解释中,都会注明司法解释的颁布实施日期,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如《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本解释公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6、诉讼当事人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指控侵害了原告的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被法院通知应诉的人称为被告。他人之间对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请求权,但对案件结果有法益,参与他人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为第三人。
虽然以个人名义参与诉讼,但不受法院判决约束、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如证人、专家证人等,都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它因诉讼的不同阶段和程序而异。在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中,原告和被告被传唤;申请人在特别程序中被传唤。在二审程序中,被上诉人和上诉人被传唤。在再审程序中,适用一审程序的,称为原告和被告;如果适用二审程序,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7、民事诉讼一般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正常立案后,我们的流程需要法院受理。这个时候,我们要关心的是,要多久才能开庭,一般民事诉讼要多久才能提交。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在三个月内开庭审理,一个月左右可以开庭。详情请看下文。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对于民事诉讼,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审判时间也不同:1。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结案,一般是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左右。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新旧衔接适用的几个疑难问
最高人民法院《NPC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2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友海在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现行民事诉讼法经过大幅度修改,使有关民事诉讼程序更加科学,制度更加合理,对于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9、新旧民事诉讼法对比亮点是什么
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完善简易程序;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完善实施程序等。1.证人费用由败诉方承担。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因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败诉方应当承担交通、住宿、餐饮、误工费等必要费用。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还规定,证人经人民法院通知,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采用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无法出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无法出庭的;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2.增加专家出庭参加诉讼的规定。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通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对鉴定人提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性问题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