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声声说是为了骑车人安全,却死活不提自己罚款创收的事实,见过不要face的,没见过这么不要face的。严格地说,地方性的管理条例不属于法律,因此不戴头盔不属于违法,机动车的认定标准,也是非常荒唐,有脚踏板是非机动车,无脚踏板是机动车,退10000步说,戴头盔仅仅在事故发生后对骑车人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是全部戴头盔不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反而因为遮挡视线、增加头部不适感等因素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
陹1、管理条例和法律的区别
法律分析:1、制订的机关不同:法律的制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的,法规的制订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级主管机构来完成。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于法规的效力,与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在实际的审判和操作中应当以法律为准。3、空间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间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之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第五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提高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2、物业管理条例属于法律还是法规
法律主观: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的内容规定有:总则、业主及业主大会、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的使用与维护、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七十八条。物业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客观:《物业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本条例。
3、物业管理条例受法律保护吗
物业管理条例自身就属于法律条文。《物业管理条例》本身就是我国的行政法规,有法律效力;从法律位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规低于法律扩展阅读:《物业管理条例》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的,为的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制定的。由国务院于2007年8月26日发布,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4、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法律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是法律。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了三种处罚:1、警告,指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改正错误,保证不再重犯。警告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轻的处罚,主要针对初犯、偶犯、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人,应该注意的是,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警告不同于行政处分中的警告和民事强制措施的训诫;2、罚款。公安机关勒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惩戒其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