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能结婚吗?翟运宝律师。精神病人能结婚吗?今天有个客户咨询两个精神病人想离婚怎么办,离婚的前提是结婚,精神病人能结婚吗?我国法律规定了三种无效:第一重婚,第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第三未达到法定婚龄。法律并没有规定精神病人的婚姻就一定无效,是不是就说精神病患者能结婚?民法典规定只要达到法定年龄,男方满22周岁,女方满20周岁。
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精神病患者如果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怎么样才能判断他是自愿还是不自愿?民法典第21条有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尤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这条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陹1、精神病可以离婚吗新的婚姻法规定
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疾病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离婚的,要区分情况对待。如果已确认患有精神病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指定监护人的,患病方想要离婚,可以由监护人在保障患病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与未患病方协商离婚。如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离婚。
想离婚的一方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诉状及副本到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认为夫妻关系破裂的,调解无效,判决离婚。男方有精神病的话只能起诉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而提起离婚诉讼主要有三种情形:(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一方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患者和亲属隐瞒其精神病史,婚后共同生活中又复发的;(3)一方在婚后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的。
2、精神病人诉讼离婚怎么规定
法律主观:精神病人诉讼离婚的规定如下:1、间歇性精神病人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由诉讼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代为出庭进行诉讼。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
3、和精神病人离婚的规定
精神病人是可以离婚的,如果是夫妻已经感情破裂了,可以申请离婚的,对于精神病,常见的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人体精神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疾病。本病是比较难治的疾病,需使用些奥氮平片或利培酮等治疗,避免精神紧张或受到刺激,严重时需去医院住院治疗的。还需要注意精神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避免精神紧张。法律上没有禁止与精神病人离婚。
理由:夫妻没有感情,结婚自由离婚自由。若配偶方确有不宜抚育未成年子女的特殊情形时,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为抚育,但应当征求该监护人的意见;与精神病人离婚的条件如下:1、对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起诉到法院离婚,首先会审查患有精神病的配偶在离婚过程状态中是否属于精神病发病期;2、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标准是双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精神病离婚法律规定如下:(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