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哪里有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当地劳动局,也就是县级劳动局。杭州余杭区劳动仲裁攻略杭州余杭区劳动仲裁攻略(不含工伤)杭州余杭区劳动仲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南街265号市民之家7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扩展资料: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和裁决,杭州萧山劳动仲裁申请流程杭州劳动仲裁申请流程:1,提交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
1、劳务仲裁律师怎么收费
法律主体性:劳动仲裁律师费:有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该价格收取费用;没有政府指导价的,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可以根据纠纷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收费数额。下列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律师: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申请社会保险福利;要求工业事故赔偿;其他人。
授权委托书应当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并包括以下内容: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代理权限。法律客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条允许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2、杭州如何申请劳动仲裁(急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哪些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规则》第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目前受理下列劳动争议:1 .因企业解散或退市、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愿辞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管辖目前杭州市区有三级管理:浙江省劳动争议委员会负责处理省、部属、军地各部门下属各企业的劳动争议;杭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各类市属企业的劳动争议。区内各类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杭州各县(市)实行区域管理,即区域范围内所有企业的劳动争议由县(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3、杭州萧山劳动仲裁申请流程
杭州劳动仲裁申请流程: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申请仲裁的日期。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3.开庭:仲裁庭应在开庭前五天将开庭的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4.仲裁和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首先进行调解。
4、杭州市劳动仲裁机构地址
1。上城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市港二巷15号电话:2。下城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凤起路247号电话:3。西湖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市竞舟路228号电话:拱墅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沈坂路268号电话:4、江干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市竞潭路982号电话:5。高新区(滨江)劳动争议仲裁院地址:杭州古塘路6号电话:6。萧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处地址:萧山区金城路1558号电话:7。余杭区劳动仲裁处地址:余杭区南街265号电话:。
5、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仲裁攻略
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仲裁策略(不含工伤)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仲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南街265号市民之家7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先是向783室提交申请。注意,申请表不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填写的,而是需要在余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下载以工人为模板的申请表。再次提交,需要三份。同时,杭州支持缴纳社保,但是离职只能弥补养老和医疗,弥补一次在职失业。
6、杭州起劳动仲裁在哪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当地劳动局,也就是县级劳动局。劳动仲裁不收取任何费用。在仲裁之前,你可以再次与你的公司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扩展资料: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和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除非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仲裁委员会不受理超过法律规定期限的仲裁申请。下列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辞职、辞职产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发生的争议;
7、劳动合同仲裁律师
法律的主观性: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有证据能够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当然,劳动合同是可以接受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以下证据也可接受:劳动者填写的《登记表》、《登记表》等就业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的能够证明身份的《工作证》和《服务证》;其他工人的证词等。法律客观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8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